工作动态Academic

  • 徐晓峰教授课题组近期在国际顶尖材料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了题为“Self-Contained Moisture Management and Evaporative Cooling through 1D to 3D Hygroscopic All-Polymer Composites”的研究成果。本项工作基于两种吸湿聚合物及其多重网络交联策略,制备了吸湿性1D纳米纤维和2D织物乃至3D全聚合物吸湿材料用于高效的湿度管理与蒸发冷却(图1)。利用气流辅助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兼具吸湿性、耐用性、延展性、透气性、耐洗性和抗菌性等性能的2D纤维织物,实现了高效的大气水吸附、湿度管理、蒸发冷却和体感温度调节。此外,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了具备多尺度空隙结构的吸湿性气凝胶,凸显出利用最少量吸湿材料提高吸湿性能的潜力。本项研究研究了吸湿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精确制备了一维纳米纤维、二维多孔织物到三维凝胶材料,凸显了主动吸附式的聚合物材料在大气水收集和个人热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材料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李帅同学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本项工作得到了国
  • 为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年群体中弘扬传播,深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11月23日下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在崂山校区3310教室开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谱写青岛新篇章”学习,本次学习主讲人为中国海洋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宣讲团成员张瑞雪。张瑞雪围绕“点亮青岛现代化发展新灯塔、打造青岛现代化发展新引擎、谱写青岛现代化新篇章”三个部分展开宣讲。她通过对比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并为同学们介绍了青岛市现代化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未来发展目标;同时她还向同学们讲述了海大与青岛间的紧密关系:青岛为海大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土壤,海大则源源不断的为青岛发展输出人和科研成果,为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持续赋能。最后,张瑞雪提出“作为海大学子,未来的你将为青岛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什么”的问题与现场的同学们进行了积极互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期待材料学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能够展现青春新作为。文:宋蕙馨图:朱亦婷
  • 11月21日至22日,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公共选修课《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在“东方红3”船上开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参加实践学习,课程内容包括参观“东方红3”船、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习、学习海洋调查基本知识和海洋多学科常规要素观测方法、观摩海洋调查仪器设备实操、思政老师讲授思政报告等。11月21日上午,学院师生在小港码头登上“东方红3”船,通过观看“东方红3”宣传片,参观驾驶室、生活区和实验区,参与弃船求生演习,师生深入了解“东方红3”船,领略全球最先进的静音绿色科考实习船的风采;实验室老师从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方面讲授海洋调查的基本知识,并为解答同学问题,交流海洋调查知识,分享出海经验;学习船载先进海洋调查仪器设备的相关知识、现场观摩CTD(Conductance Temperature Depth,温盐探测仪)探测与样品采集全过程。参观“东方红3”船学习海洋调查基本知识现场观摩CTD探测与样品采集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吉舜老师讲述专题思政课,同学们聆听了中国海军从从小舢板到大航母,从战火中诞生,在战火中发展壮大,一路劈波斩浪,驶向深蓝远海的历程,深受鼓舞和激励。